close

廣和中醫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和中醫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和中醫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和中醫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廣和中醫還使用針灸和穴位埋線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和減肥。
許多人來看診的人,都相當讚許我們的埋線技術,口碑極好!
這類新型線埋法的效果可以維持約10-14天 但不適用於身體虛弱,皮膚有傷口,懷孕、蟹足腫病人,必須要由醫師評估情況才可。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和中醫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和中醫診所位置:

廣和中醫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和中醫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RV15VDEVECPO15CEWC15

 

...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全球的肆虐,各大品牌紛紛關閉了店面以杜絕病毒大規模擴散,捐獻物資提供幫助,並在線上購物平臺實施多種策略;公眾活動面臨著取消和延期的命運,SXSW 和 Glastonbury 等全球重磅音樂節宣布取消,秀場和發布也相繼改為 Live Stream 直播方式... 一場全球無差別的抗疫行動之下,社交媒體的作用也來得比以往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在封鎖狀態和每天面對疫情感染數字上升的情況下,不少名人和意見領袖、各界創意人士和機構通過社交平臺分享著疫情之下的「生存策略」,或是鼓舞人心的在線企劃。 ... SLEEK 創建的特別企劃,疫情期間通過藝術、時尚和視覺內容的力量減輕人們的心理負擔 圖片:SLEEK 藝術界也通過各種方式作出了應對,許多關閉或者推遲展覽的博物館和畫廊,展開了線上參觀和虛擬購買體驗的舉措。Fondazione Prada 在其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創建了「a laboratory of ideas」,通過採訪文字、圖像、視頻等體驗以持續藝術啟發;東京森美術館在 Instagram 帳戶上發布了其《Future and the Arts》展覽的線上參觀視頻;獨立策展人也在尋找創新的方式使用社交媒體舉辦在線藝術展覽。 在這個特殊時刻,藝術家們通過社交平臺和線上的方式分享的新作或是疫情下的思考與應對方式,為眾人帶來了持續思考以及不棄希望的信息。正如時尚藝術獨立雜誌《SLEEK》發布的 #culturepersists 企劃一般,藝術與文化在此時能夠盡到的力量在於精神上的幫助以及探討體驗世界的新方式。此番我們一起體會多位創作者在這一特殊時期所傳遞的信息。 01 坂本龍一繼續用音樂撫慰受創心靈 ... 圖片:KAB America Inc. 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的作品中常以環保、反戰為題材,在去年底上映的紀錄片《坂本龍一:終曲》中,記錄了這位音樂家在日本福島核泄露,及親歷 911 事件和咽喉癌之後,感受到生命脆弱,想做真實的音樂、真實地活下去的他,如何用藝術回應災難。「事件帶給我的震動至今還在。那種震動究竟是什麼,我應該怎麼做?我還沒能找到答案,它們也影響著我的創作」,在一次採訪中他曾這麼說到,而坂本龍一也一直在向聽眾傳遞他是如何「聽到」這個世界的。 音樂對於人們來說,是不分階級、種族和宗教皆能感受的共通語言,在日本遭逢 311 大地震過後,坂本龍一也曾到各災區演奏撫慰心靈的音樂。本次受疫情影響的原因,各大音樂和演出被迫取消,而坂本龍一則為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他將會與三味線演奏家本條秀慈郎舉辦音樂會,音樂會將在 4 月 2 日晚上 7 時在 dTV 進行網上直播。另外,他也將在接下來的四周時間裡,公開「playing the piano europe 2009_Limited Edition」當年音樂會的影像供全球觀眾收聽,首則影像已經在昨晚於「commmons」Youtube 頻道公布。 02 David Hockney 對於「希望」的提醒 ... 圖片:@louisianamuseum 知名藝術家 David Hockney,不久前正在法國北部的諾曼第隔離的他透過路易斯安那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官方 Instagram 帳號,捎來他想要呼籲更多人們懷抱希望的新作和訊息。這幅水仙花的畫作是 David Hockney 用 iPad 創作的,82 歲高齡的他喜歡接觸電子產品以及探索未知領域,畫作的配文是:「Do remember they can』t cancel the spring(記住,它們不能『取消』春天)」。 藝術的價值從來不只是在畫廊或者拍賣場上的高價,尤其是在疫情肆虐期間,一場全球正在面臨的災難時,它往往能安撫人心。 03 藉由藝術連接人心的藝術項目 ... Marina Abramović 圖片:Palazzo Strozzi 位於歐洲疫情中心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當代美術館特羅齊宮,其館長 Arturo Galansino 面對疫情也作出了力所能及的回應。在因疫情閉館後該美術館面臨著人們缺乏與藝術互動的挑戰,而這通常是美術館工作的核心,館長繼而在博客和社交媒體建立了一個名為「IN CONTATTO/IN TOUCH」的內容項目,邀請不同的內容創作者幫助反思現狀,在現實人們之間無法真正構建聯繫的情況下,希望藉由藝術與思想來聯結現實中遭到隔離、甚至疏離的人們。 「IN TOUCH」這個藝術項目參與者包含了像是知名行為藝術家 Marina Abramović 等人,同時也透過線上紀錄和分享觀眾的反饋,令遭受疫情影響的義大利人傳達自己想說的話。Marina Abramović 便通過這一藝術項目傳遞了自己的感受:「義大利,我愛你。我的心與你同在。」 04 Wu-Tang Clan 的防疫貼士 ... 圖片:Twitter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美國的不斷惡化,不少音樂界的藝術家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呼籲群眾做好防疫工作,以及需要更強有力的防疫措施。紐約傳奇說唱組合 Wu-Tang Clan 不久前亦在其 Twitter 帳號上發布了主題取自同名歌曲「Protect Ya Neck」的貼文,並按照名字「Wu-Tang」的英文縮寫創作了防疫貼士,宣告已印刷數千張傳單分發給紐約市民,同時希望能得到全球範圍內的分享。 貼士如下: W:Wash hands 勤洗手 U:Use mask properly 正確佩戴口罩 T:Touch nothing 不隨意接觸 A:Avoid large crowds 避免去人群密集場所 N:Never Touch Your Face With Unclean Hands 不用不乾淨的手碰臉 G:Go to the hospital if you have severe symptons 如癥狀嚴重請儘快就醫 05 回應當下情勢狀態的線上展覽 ... 《How Can We Think of Art at a Time Like This?(我們如何在這樣的時代思考藝術)》是由策展人 Barbara Pollack 和 Anne Verhallen 策劃的一個在線展覽,這一展覽將不斷擴大,並定期增加新的藝術家,她們邀請了創作中有著悲觀主義、政治憤怒的藝術家參與線上展覽,提供他們歷年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中包括藝術家 Lynn Hershman Leeson、Judith Bernstein、Janet Biggs、艾未未、苗穎、趙趙等人,以回應這樣的情勢狀態。 同時她們意圖在危機時期打造一個交流思想和自由表達的平臺,邀請訪問者在公共頁面(@artatatimelikethis)上發表回復,令觀看者在疏遠之際可以在線上展開評論和交流,探討以往與現在的特殊時期之下人們對於藝術的思考,同時也可作為一個「發泄」的窗口。 ............ 06 藝術團體 Keiken 在疫情之下的自我提升建議 ... Keiken 作品《Behind the Screen I am on the Real Earth》 圖片:@_keiken_ 柏林/倫敦藝術團體 Keiken,作為跨學科的團體主要以「world building」為主題去探討其相關的多方面的實踐,創作包括動態圖像、虛擬現實作品和舞臺表演等。他們在與《SLEEK》雜誌的對話中分享了團隊在特殊時期的「生存策略」,以及如何學習危機中的應對和創新方法。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他們的展覽、工作坊和表演遭到了延誤,團隊中的部分人失去了主要的收入,而在焦慮之下他們選擇重新評估和自我反思。 在此給了 Keiken 給了與他們情況一樣的創意工作者幾點建議: —學習使用在線的多渠道和多平臺工具,例如 Instagram、個人網站、IGTV、Skype 等繼續發表創意 -制定一套例行工作的程序以保持理智 —提醒自己,學會適應變化是一項寶貴的技能 —這是思考當前系統的絕好機會,因此請考慮一下你認為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任何可行的方法,以及能帶來的改變 —分享和交流你的知識並創建教程,這是學習新事物的好機會 Text / Didi Hu Editor / Didi Hu ...... 限量 50 件 | Brain Dead x SIZE 聯名 Tee 現已正式發售 ... 棄男裝穿女裝,CHANEL 粗呢夾克為何引得無數男性爭相上身? ... 關於 Kendrick Lamar 新公司 pgLang,你需要知道的都在這裡 ...... 「曼巴傳奇」,由你見證 ............

 

 

內容簡介

一個台灣血性男兒的辛酸六十年.一部亂世蒼茫的悠悠庶民史

  1964年,經歷17年黑牢的鍾逸人出獄了。43歲的他,從一座有高牆、有衛兵荷槍實彈監視的有形監獄,進到了另一座抓耙子環伺、狗腿子蠢動、人人互相提防疑懼的無形監獄。慈母因特務長期恐嚇騷擾而精神錯亂,不久即離世,他只能薄棺輕葬,冷看親友的袖手旁觀。此時的鍾逸人無家可歸,寄住在未婚妻的娘家,狗腿子三天兩頭來「問候」,旁人以「瘟神」待之,過去出賣他的人託人來問:想不想開計程車? ……

  本書所記述的,就是這位昔日因熾熱的愛鄉之情而入獄,如今重入完全走樣變調的社會,在背負著「刑餘之徒」的烙印,承受著眾多惡意侵擾、異樣眼色下,如何重新挺起腰桿,展現台灣人真正氣魄的滄桑奮鬥史。全書由兩大主軸貫穿。其一,鍾逸人如何在一群前二七部隊戰友的溫情協助下,走上「克羅列拉」(綠藻)的培製之路;這群政治犯經過多年的摸索、嘗試,終於在1975年將公司的生產量推到世界第一,成為斯界的龍頭;又如何遭逢內外風雨的襲擊,終至歇業的命運。其二,鍾逸人如何在楊逵、李喬、張炎憲、李筱峰等的激勵鼓舞下,重新回到台灣人的戰鬥位置;其中,尤以1987年不顧身家性命飛往北美洲各處演講,向外界澄清228事件及二七部隊的真實身世為最高潮。「二七部隊部隊長鍾逸人未死」這個消息一傳出,不只震驚了北美的台灣人社會,更引起蔣幫、中共及「在台灣的中國人」的氣急跳腳,他們多年來琢磨編織的謊言,開始土崩瓦解……

  北美之行後,更加深了鍾逸人撰寫回憶錄的動力。大正民主時期出生的那一代台灣人,他們所經歷過的反抗、期待、失望、驚恐與悲憤,不能被任何強權所抹殺,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火的刻痕」的見證──為了一個真正屬於台灣人的國度的到來。

作者簡介

鍾逸人

  1921年生,台中市人。就讀東京外國語學校(東京外大)法文科期間,被日本「特高」依涉嫌「治安維持法」監禁約一年。出獄後放棄學業回到台灣,後為擺脫特務糾纏,進入台灣軍後勤部隊。

  終戰後,出入王添(火丁)的「文山茶行」,得以認識連溫卿、林日高、蕭來福等舊「文協」前輩。也因地緣關係,與楊逵多有接觸,成立「新生活促進隊」,喚醒市民的自主意識。後擔任「三青團」幹部,兼辦《和平日報》,並任阿里山樂野國小校長,結識高一生等山地菁英。

  228發生時,先在「中師」成立「民主保衛隊」,攻佔「干城營區」,整合各地自動蜂起的隊伍,成立二七部隊,並被推任為部隊長。二七部隊的編制、裝備、口號,一律依仿日本陸軍,軍紀甚嚴,一時被誤認二七部隊有「日本兵」,成為蔣軍進駐台中時,躲過一場大屠殺的原因。後兵敗被俘,由於謝雪紅未捕獲,風聞中的「日本兵」也未投降,遂被留下來當作「誘敵之餌」,沒有遭受極刑。雖陰錯陽差躲過砍頭命運,但仍難逃17年黑牢之劫。

  1964年出獄後,開始與前二七部隊戰友合作研發Chlorella(綠藻)事業,至1975年產量竟達世界第一。之後,李喬為探訪228史料來訪,開始與新一代的反對人士接觸,及至1987年訪問北美,在各地澄清被國共兩黨刻意扭曲的228事件、二七部隊真相,在亞洲學會上拆穿國府御用學者的不實言論,替被殘酷殺戮的台灣冤魂出一大口氣。

  在眾人催促、鼓勵下,陸續出版《辛酸六十年》三部曲,大大釐清了228事件的真相,揭穿國共兩黨刻意編造的謊言,成為後世研究228事件的重要史料,也為一個世代的台灣人辛酸史留下見證。

目錄

序一:《火的刻痕》──誇越時代的奇人/李喬
序二:《火的刻痕──鍾逸人後228滄桑奮鬥史》讀後感/李鴻禧
序三:討回228的歷史公道/張炎憲
序四:這十七年和那十七年──序《火的刻痕》/彭瑞金
自序

1到處都有「聽壁隊」
2母親離世
3安葬母親
4婉謝人壽保險的工作
5初聞「克羅列拉」
6紅樓小聚
7開始試驗培養「克羅列拉」
8勤學培殖技術
9在「科泉」的日子
10從「科泉」到「優遠」
11「優遠」有憂
12「克羅列拉」燃起的希望
13辛苦累積的創業基金,被人侵吞
14「克羅列拉」啟動了
15「克羅列拉」公司成立
16活寶接骨師
17大姊頭賣地
18石油危機下的「克羅列拉」
19覓職者眾
20佐井桑做帳
21過多的盈餘
22楊逵擇偶
23耍猴戲
24窺伺菌種的人
25工廠裡的Spy
26為查228史料李喬來訪
27「BGE」的開發
28「克羅列拉」界的衰微
(1)屋漏偏逢連夜雨
(2)卸任「董座」負嵎頑抗
(3)「瘦蛙」去世 遺族堅持退股
(4)同業聞風 競相挖角
(5)引狼入室 悔不當初
(6)得意忘形 踢到鐵板
(7)業界龍頭 合字難寫 解散、瞬間夷為平地 噓唏!
29初見許世楷
30首次受邀訪北美
(1)由台北經東京到聖荷西
(2)與古瑞雲在紐約會面
(3)在休士頒演講「228」
(4)台灣同鄉熱情接待
(5)往紐奧良、亞特蘭大、紐約等地演講
(6)紐澤西、華府之行
(7)參加美國「亞洲學會」,為台灣發聲
(8)趕赴Albany、水牛城、多倫多 巧遇「海獨案」許昭榮
(9)驚聞228遊行隊伍突遭暴警襲擊 劫後餘生40年後「芝城」遇見賴木川
(10)228中為我潤喉的李烏棕醫師竟是李嵩斌父親
(11)驚聞許子哲「賣友」林宗義嘆氣 陳清鈺二珠想當「料亭女將」
(12)「胡佛研究所」所閱覽的珍貴史料,使我終生難忘
(13)揮別「北美」轉往日本 岸本將軍關心戰後台灣政治
(14)入境台灣未受刁難滿腹狐疑
31事業的根在台灣
32陳秀喜與她的閨友
33懷璧台灣人,所以他有罪──我看李友邦之死
34五十年與五百天
35關於楊逵「和平宣言」的幾點疑問
36楊逵回首之姿──與楊逵的最後會面
37五十年的秘密,兼談「中共」在228的角色
38吳振武受傷疑雲
39許世楷、「耐隆嫂」與陳永興
40許世楷受命披甲
41滌淨歷史濁滓還我清白
42「北斗林厝」瑣憶

鍾逸人年表

 

這十七年和那十七年

彭瑞金

  戰後台灣社會的重建和賡續發展,受到228事件和後來的白色恐怖,嚴重的破壞與阻礙,過去已有不少記錄與研究,表述台灣社會在這方面的損失。身為228事件,台灣人挺身抗暴的要角鍾逸人,在八○及九○年代分別出版了《狂風暴雨一小舟》、《煉獄風雲錄》、總題《辛酸六十年》的回顧、省思錄,試圖就一顆反抗不義政權的台灣心靈的生成、長大到受難、遭迫害的經過,予以歷史的、集體的、台灣人主體視角的記述。在那個台灣人初初解除戒嚴、集權統治「形式」的時代,由於這項切身經歷、體驗的親身實錄,直通台灣歷史暗夜的庫藏,有非常多的過去「不為人知」、「不可告人」的台灣史事,被呈現出來。鍾先生的述作對於台灣歷史暗面的暴白,於個人而言,是辛酸、是血淚的暴白,於台灣社會而言,是提供省思的教材,是集體記憶中,應該療治的傷痕。

  不過,經過長期禁錮之後,乍然鬆解的共同記憶庫像爆發的山洪,很容易彼此覆蓋,《辛酸六十年》往往被視為個別生命史的特例,需要被集體省思的部份,反而常遭忽略。易言之,視《辛酸六十年》為個別生命的悲情記述,實在是誤讀、錯解,它做為一種台灣心靈的傷痛史,需要的救贖、解脫,不知道是被故意或不小心錯失了。台灣人在接連遭遇外來政權統治之後,喪失最多的是做人的自信和人間條件的退讓。鍾逸人一輩的台灣人,在一九四○年代的蔣政權和台灣社會初接觸引發的重大衝突中,挺身而出,所爭不在權勢,而是合理的生存條件,是代表住民心聲的宣示被無理野蠻的對待的犧牲品。雖然鍾先生是這個台灣人集體心酸的代罪者,不是他們挺身而出,228就只有殺戮而沒有反抗,不過,沒有反抗也就沒有了台灣。

  鍾逸人雖然出身日治時代的東京外國語學校,是科班出身的文學人,但離開學校之後,他就是行動實踐派,恐怕罕有提筆寫作的機會,尤其是228事件後,被捕坐了十七年與世隔絕的黑牢。出獄後得為生活奮鬥,更沒有提筆寫作的空隙。直到八○年代後期,重返台灣人的戰鬥位置之後,知道他的人鼓勵他、催促他,甚至是軟硬兼施要他寫下過去的經歷,為台灣、為歷史作見證,數十萬字的《辛酸六十年》,就是這樣的擠壓出來的。《辛酸六十年》以素人作家作品的面貌出現時,固然是誤解,但更大的誤解還在作者藉由此作在向歷史討公道,在向世人控訴、抗告,而忽略了一個正直、摯愛人間的生命,歷經摧折,經煉獄重生的宣告意義。從未正式學過漢語文的作者,和他數十年未執筆的書寫荒疏感,何以能逐一克服,而一口氣寫盡六十年的辛酸?其艱辛及堅毅,展現出來的藉書寫而活、藉書寫而重生的生命奮鬥意義,才是世人應該頂禮致敬之處。

  以鍾逸人先生在228事件的遭遇,而能倖存人間,以九死一生並不足以形容其驚險程度,《辛酸六十年》無異是死過一次的人的人間證言。然而,戰後來到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何止於在228事件和之後的白色恐怖統治中,將台灣當殺人刑場,真正的情形正如同樣坐過十七年黑牢的柯旗化說的,台灣根本就是一座監獄島。如鍾先生之劫後餘生者,暴政餘生固難,煉獄倖存尤難,脫出煉獄重返人間生活更難,因為它封死了所有政治犯的生存之路。政治犯在戒嚴時代,僥倖不死,也很可能在監獄島上不是憤死、鬱死、悶死、餓死。《辛酸六十年》寫到作者熬過煉獄,離開囚牢的一九六四年,時年四十三歲,在獄中十七年,在這本《火的刻痕》的自序中說:「不符《辛酸六十年》初衷。」有意思的是,作者在立意書寫自己這部辛酸生命史時,就明確地把出獄後的十七年,也計算在他的辛酸生命史中。其實,《辛》書上冊《狂風暴雨一小舟》出版時,他已經六十八歲,寫完《火的刻痕》時,是已逾米壽八十九歲,他所在意、執意要寫的出獄後十七年,也就值得吾人深思它的意義了。

  《火的刻痕》就是寫的這十七年。這是國民黨統治台灣以最陰狠的手段,對付包括刑滿出獄政治犯的趕盡殺絕,政治犯死裡求生的復活、再生錄。一個國民黨政權統治下的欽命要犯,因諸多巧合倖而不死,囚禁十七年之後又僥倖安返人間社會。不僅過往的經歷像傳奇,更重要的是,他讓自己往後的人間生活像傳奇。回頭看鍾逸人生命的前六十年,從二十六歲入獄,四十三歲出獄,在獄中(含新生感訓)整整十七年。雖然常言都說設監獄的目的是感化,使人去惡向善以便重返社會,但沒有人相信外來政權設監獄的目的是為了感化,而不是報復、懲罰異己和逼異己屈服。多數的抵抗暴政人士,都有不成功便成仁,或者失敗就坐牢的覺悟和魄力,即使入獄也不屈服,但長年漫漫的囚禁,容易暴露人性的弱點,作者熬盡那十七年不屈服的辛酸──盛壯青年入獄、中年出獄,錯過人生黃金歲月,在旁邊想了就辛酸,何況是實實在在坐過十七年的當事者。但外來獨裁政權的陰狠,卻能讓人、讓異己在獄中坐滿十七年,出了牢房,在獄外過著如獄中直到了其殘生。鍾逸人在獄外的「這十七年」經驗,所以可視為他的「再生錄」,是因為它比「那十七年」的坐牢經驗,標示了更高度的人性標竿。

  鍾逸人出獄後的遭遇,有母病、母喪無力殮葬,就業碰壁、受阻,創業艱辛,特務纏身,人情冷暖的種種挫折,而這一切挫折,又都緣由年輕的熾熱淑世理想,這一切都未因坐牢十七年而扯平,反而像原罪一樣纏繞他的生活、他的人生。重要的是,他絕不向這些現實低頭,也清楚地知道,這一切也都根源於背後的,曾經想以監牢讓他屈服的政權。他不僅不低頭屈服,反而昂揚以對,完全不像坐過大牢的人,完全不像政治犯,完全不像囚禁他而逼他屈服的人所期望的樣子,他用另一個「這十七年」的辛酸奮鬥戰勝整個國民黨政權的監牢統治。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016323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56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4GxJQmo.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5502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通霄更年期發胖的中醫減肥門診烏日針灸減重中醫診所神岡減肥中醫調理苑裡中醫減肥減重成功案例
新竹香山體質調理達到減肥效果的中醫診所 台中中區中醫減肥減重成功案例 新竹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胖因調治頭份大腿瘦身中醫診所 通霄針灸減肥中醫診所 潭子專業減重減肥中醫門診推薦東勢中醫減肥減重成功案例 桃園觀音減肥中醫門診諮詢 針對肥胖減重瘦身推薦的新竹中醫診所新竹減肥不傷身的中醫減肥方法 台中中區更年期發胖的中醫減肥門診 桃園八德中醫減肥推薦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uplx3teodr 的頭像
    uplx3teodr

    uplx3teodr的部落格

    uplx3teod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